保護貼推薦台灣品牌!PERSKINN 博士新帶來高品質防窺、抗藍光保護貼!滑順、清透!

先說結論:

我最後對於這兩個產品都十分滿意,再次對於我們台灣品牌的商品信心大增。

我自己對於 iPad 以前是不太貼保護貼的,因為反正都是在家使用,很少帶出門,所以都是裸機使用,保護套也沒在用。不過年初兒子出生,有時候一邊餵奶一邊看 NETFLIX,兒子手常常晃啊晃的,一堆哩哩摳摳的東西容易敲到 iPad,於是想說隨便貼一張保護貼吧。

前前後後換了兩張保護貼,沒想到都阻擋不了日常生活的攻勢,崩壞的非常迅速。而且這兩張都沒有抗藍光,有時候半夜餵奶的時候看美劇,看久了還是會影響睡眠的。

這時候,一家專門做保護貼的台灣廠商 PERSKINN 博士新,寫信來問我要不要體驗「德國材料加台灣技術」的保護貼,還有防窺片。剛好我需要保護貼,也對於他們號稱很厲害的防窺片感到好奇,就請他們各寄了一片來。


一般我們看到的雜牌保護貼,其實大多都是中國那邊批過來的。雖然便宜,但真的很不耐用,我的保護貼大概才用了兩個禮拜,就如同圖片中一堆刮痕,這使用體驗比沒用保護貼還糟糕。

其實用鋼刷測試是多此一舉了,我連放到包包裡都刮成這樣,遇到鋼刷自然是不堪一擊,隨手一抹就是一堆刮痕。

接著我開心的打開這間拿德國材料加台灣技術的 PERSKINN 博士新,看得出來他們對於自己的產品真的很有信心,自豪的貼上 PERSKINN MIT 提醒你。

連旁邊的移除小貼紙都不是用公版的,都印上了自己的小貼紙。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除了有附上一般都會附上的貼膜小道具(酒精棉片等等)之外,還附上了一張代貼卡。以前大家網路買保護貼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手殘問題,就算店家不一定有賣自己想要的保護貼品牌,也只好遷就店家。

不過 博士新 提供這張代貼卡,讓我們可以去合作的店家,免費請店家幫忙代貼,這樣一來就算是手殘黨也不用擔心,可以安心購入。

不過我自己是覺得蠻好貼的,自己對準之後,隨手放上去都可以輕鬆的貼合。

雖然他有抗藍光,但一般抗藍光常常是用一層染色片來抗藍光,但那樣會整個色偏,整個螢幕看起來都黃黃的。但 PERSKINN是採用有專利的抗藍光膠,所以幾乎都還是保持原本的透明玻璃感,也因此,整張玻璃保護貼除了在 Home 見開洞之外,前鏡頭的地方完全不需要擔心因為抗藍光而拍照色偏的。

雖然是玻璃保護貼,但整體貼上去其實很薄。基本的邊緣導角也都有做到,該做的細節沒有忽略。

所以在使用 Touch ID 的時候並不會影響到辨識,深淺感沒有太大的變化,以玻璃保護貼來說絕對在可接受範圍之類。

換上去的第一個感覺是「好滑順啊~~~」摸起來的感覺真的滑溜溜,手指在上面讀書翻頁的時候好像沒有摩擦力一樣,雖然是玻璃亮面,卻不太會留下指紋。

當然,硬度自然也是可以放心的,拿鋼刷都完全不留痕跡,就可以安心的裸機放到包包內了。

不過滑順這件事口說無憑,滴幾滴水珠就可以清楚看到。雖然我左邊拿普通雜牌的來比是不太公平,不過就當做參考。

可以看出如果摸起來是不滑順的保護貼,肯定是上面不平整,所以水珠不會挺立。右邊的 PERSKINN 的水珠非常的挺立,所以我摸起來很滑順不是我的錯覺。

如果你有用 Apple Pencil 的話也不用擔心,完全不會影響。


那麼,iPad 的問題處理完了。我們來看看 MacBook Pro 的防窺片吧。其實這幾年用 MacBook 的朋友心中都會有一個困擾。

就是我們的螢幕脫膜這個問題,雖然現在螢幕脫膜都可以拿去更換新的螢幕,但在有空拿去換之前,都得忍受這種可怕的螢幕品質。有時候跟別人討論工作的時候,對方就是會用手指摸著螢幕說「這個部分OOXX」,留下了指紋,我們又不敢用力擦,怕造成脫膜。

時間久了,螢幕很容易變成下面這樣。

而 PERSKINN 博士新這次寄來的,是一片磁吸式的螢幕保護貼,而且還不是普通的保護貼,他同時是一片防窺片,也就是就算坐在老闆旁邊,電腦開 Line 聊天,都不怕老闆轉頭看你啦。

先不管防窺這件事,日後他再怎麼多指紋,都可以拿起來放心清潔沒有問題,畢竟連鋼刷都刷不出痕跡,就放心的拿擦拭布把上面的油汙灰塵指紋都擦乾淨吧。

最上方比較厚的地方就是磁吸條,只要放上螢幕的上方就會吸住,不用辛苦的貼膜,之後換電腦也可以輕鬆在下一台上繼續使用。不過你可能會好奇,怎麼上面 Facetime 鏡頭的開孔沒有對齊中間呢。

其實這是因為他是雙面都可以使用的,雙面的效果一樣,只是一個是亮面,一個是霧面,就看大家習慣用哪一種就翻面就好。

不過最多人對於防窺片最常有的兩個困擾就是:

1. 螢幕亮度太暗

2. 容易有柵欄線

我們實際來比較一下,中間是沒有貼的原始螢幕亮度(都是調到最亮),然後在相機沒有任何調整下,接續拍下本防窺片的亮面以及霧面。可以看到雖然的確是稍微有變暗一點,但沒什麼影響。

經過兩台電腦的交叉比對,降低的程度大概就是 MacBook Pro 亮度調低三格左右的程度,其實以防窺片來說,這算是非常小的調幅。而柵欄線的表現要很仔細看才會看到。

而最重要的防窺功能呢?只要左右超過 30度,就開始看不清楚螢幕的內容,再斜一點點就一片黑了。

如果你使用亮面那一面,或是在戶外比較容易有反光的地方,那可能只要25度,坐你旁邊的人就完全看不到了。

而在移動的時候,我不建議直接蓋上螢幕,最好還是拿起來。不過因為他本身蠻硬蠻抗刮的,其實直接放進包包也可以。

如果你包包常常有一些鑰匙之類的,還是可以用它附上的小收納紙匣,先放到紙匣中,再放到包包內即可。


那麼,以上就是今天兩款介紹的台灣優質產品。我個人大概已經用了兩週,使用情況良好。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下面的購買連結:

>> PERSKINN 博士新 iPad 抗藍光玻璃保護貼

>> PERSKINN 博士新《防窺王》磁吸筆電防窺片 MacBook Pro 

全台代貼地點一覽:

https://shop.perskinn.com/paste-store-2

【PERSKINN 博士新】保護貼 官網:https://lihi.vip/I0t45

【PERSKINN 博士新】保護貼 購物網:https://lihi.vip/woQsi

【PK 編輯室】3C大小事 部落格:https://lihi.vip/Sw4Ra

【PERSKINN 博士新】FB 粉絲團:https://lihi.vip/4d2aU

【PERSKINN 博士新】YOUTUBE 頻道:https://lihi.vip/s2cCM

原文網址:本文章經原作者同意授權轉載使用

Apple WWDC 2019 發表會軟硬體重點整理!

Apple 於美國聖荷西舉辦的年度 WWDC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表了多項的軟體更新以及許久不見的 Mac Pro

Apple 於美國聖荷西舉辦的年度 WWDC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表了多項的軟體更新以及許久不見的 Mac Pro。究竟大家熟悉的軟體發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變化呢?高達 18 萬台幣的電腦及 15 萬螢幕又有哪些特點呢?的以下就為各位朋友帶來簡單的重點導覽!

iOS 13:Dark Mode 暗黑模式

全新的 iOS 13包含備受期待的「Dark Mode 暗黑模式」;行事曆、備忘錄、信箱等熟悉的 App 也都有支援。新增了全新的 QuickPad 鍵盤輸入方式,透過類似觸控板的使用方式加快輸入速度。

 

Apple Maps

全新設計的 Apple Maps 將會在今年底搶先於全美提供更新,其它國家則從明年開始陸續提供更新。新版的 Apple Maps 將提供更詳細的圖示與資訊,同時也提供 「Collections 景點集合」功能,以及 Google Maps 上也有提供的 Take Around 即時街景預覽功能,並能提供街景中商家的相關資訊。

 

Sign in with Apple

Sign in with Apple 功能只要該 App 有支援,使用者都可以透過自己的 Apple ID 進行快速登入。且會提供不同網站獨特的信箱地址作為識別,讓使用者能夠隱藏真正的信箱地址,提供使用者安全隱私上的保護。

 

Memoji 與 Animoji

更具個人化的 Memoji 與 Animoji,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配件、道具甚至是彩妝等選項,而在你創作出個人化的 Memoji 後,將會自動生成一組動態貼圖,讓使用者可以在訊息等 App 內直接使用。或許是 Apple 從 Zepeto 得到的靈感?

 

Siri 捷徑

Siri 將可以讓使用者透過 AirPods 進行語音提醒,並能即時進行訊息回覆,讓使用者在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於運動或駕駛中使用。使用者也可透過輕點 AirPods,來跟親朋好友分享音樂或語音訊息。

 

相機

全新的相機功能,支援可調整光線亮度的人像模式,相片編輯介面重新設計並提供更多編輯模式,同時增加影片編輯功能。

 

相簿

重新設計的相簿介面,讓使用者可自由縮放照片,同時將瀏覽版面更美觀,並且讓影片能直接播放。相片可採用日、月、年的分類方式,透過機器自主學習,能夠選出最佳的照片顯示,並可藉由辨識人臉、地點或活動內容進行整理。

 

HomeKit

HomeKit 安全攝影機,會將影像以蘋果都看不到的加密方式上傳至 iCloud 雲端空間,並提供多種儲存空間方案給消費者。

 

 


 

 

macOS 10.15 Catalina

而針對 Mac 設備的使用者,Apple 也發表了全新的 macOS 10.15 Catalina,增加多項影音娛樂的 App;其中也包含了可將 iPad Pro 當作延伸螢幕使用的殺手級應用。

 

Sidecar

這個全新功能名為「Sidecar」,非常適合有外接螢幕需求的使用者。現在 Mac 使用者可以把 iPad 當成電腦的第二個螢幕,可以將 Mac App 甚至是一個 App 裡面的其中幾個操作面板丟到 iPad 的畫面上運行。同時Sidecar 功能支援 Apple Pencil,意味著能夠在 iPad 上以繪畫筆操作 Mac 軟體甚至當作繪圖板。

 

iTunes 功成身退

Apple 確定將推出長達 18 年的 iTunes 一分為三,拆解成「Apple Music」、「Apple TV」與「Apple Podcasts」等三款獨立的 App,大家熟悉、又愛又恨的 iTunes 將從此走入歷史。

iTunes 自 2001 年推出以來,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普及、多媒體服務不斷增加,iTunes 的功能也愈來愈複雜不容上手。加上串流影音、串流音樂崛起,如今終於到了該為 iTunes 卸下重擔的時候了。

至於 iTunes 消失後如何管理 iOS 設備,Apple 也給了一個簡單的方式。以 Lightning 連接 iOS 設備到 Mac 後,會在 Finder 中看到你的 iOS 設備選項。當中便有從前 iTunes 的裝置管理功能,包括備份、匯入匯出資料等等。這是小編覺得最棒的改變,如此一來真的直覺好用不少!

 

Apple Music

全新 Mac 版的 Apple Music 除了原有的串流音樂訂閱服務外,也將承襲 iTunes 部分功能,如整合數位音樂資料庫、廣播服務等,而 iTunes 音樂商店也會保留並置於 Apple Music 當中,使用者仍可依喜好購買數位單曲或專輯。

 

Apple TV

Mac 版的 Apple TV 主要功能則是在影視娛樂,服務和功能方面跟 tvOS 和 iOS 版差不多,也能無縫跨螢幕接續觀看。內容包括訂閱式電視頻道、Apple TV+ 原創節目,以及購買或租借的電影。另支援 4K 高畫質及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提升 Mac 上的觀影體驗。

 

Apple Podcasts

新版 Apple Podcasts 則是提供超過 70 萬種有聲節目,內容涵蓋娛樂、新聞、體育、喜劇等類別,同樣支援跨裝置無縫接續使用服務。Apple 以機器學習技術分析節目內容,讓使用者透過搜尋主題、節目名稱、主持或來賓,能輕鬆找到自己想聽的節目。

 

 


 

 

watchOS 6

Apple watch 方面更新至 watchOS 6,讓 Apple Watch 也有自己的 Store 可以下載 App。原本 Apple 就十分強調的 Watch 健康功能,也有非常大幅度的更新,以往在 iOS 設備上才能使用的語音備忘錄、計算機、有聲書等等,也都被移植到 Apple Watch 上。其他主要更新如下:

  • Noise噪音提示:可以偵測周遭的音量分貝,在過於吵鬧的時候會給予使用者提醒。
  • Cycle月經記錄:為女性追蹤月事、分析每個月的數據,並且提供排卵期等相關資訊提供參考。
  • Taptic Chimes:則可以在整點時以清脆的鳥叫聲提醒你,呼叫的聲音當然也可以隨著使用者喜好做設定。

 

 


 

 

tvOS 13

新版 tvOS 13 擁有全新設計的使用者介面,主頁面上的影片內容會以全螢幕形式預覽,視覺感更強烈。作為主打家庭娛樂的系統,也導入了多帳號快速切換、提供個人化推薦內容等更親民的設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支援另 PS4 和 Xbox One 兩款控制器,為家庭娛樂打造更佳的體驗。

 

 


 

 

iPadOS

本次大會的最大亮點,在於 Apple 出乎意料地推出全新的 iPadOS 作業系統,讓 iPad 系列產品——尤其是 iPad Pro,擁有更接近電腦般的使用與操作體驗。

iPadOS 重新檢視了 iPad 的大螢幕特性,不光只是在每一頁放置更多的 App,而是同時可以在頁面中放入資訊小工具,在單一頁面顯示天氣、日曆還有提醒 。

iPadOS 可存取 USB 儲存裝置與 SD 卡 、 iPad Pro 透過 USb -C 外接到數位相機等。考慮到 iPadOS 的生產力工具定位, iPadOS 透過 Files 應用程式搭配 iCloud Drive ,可以直接共享資料夾,此外能夠存取連接到 iPad 上的 USB 儲存裝置、 SD 卡、 SMB 檔案伺服器,另外支援高解析圖片預覽,另外還可讀取內部儲存、  ZIP 與解 ZIP 。

 

 


 

 

全新 Mac Pro

並且睽違多年後,Apple 終於在這次發表全新 Mac Pro,以及與其搭配的 Apple 6K Retina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

先前 Mac Pro 最讓人詬病的除了外型(骨灰罈?)外,還有與外型相關的擴充性。以工作站等級的桌機來說,Mac Pro 這次特別強調了擴充性,主機內部的 PCI-E、記憶體等零組件可由用戶自行調配。出廠時你可以選擇多達 28 核心的 Intel Xeon 處理器,以及 12 條記憶體插槽上共計 1.5TB 的 RAM,PCI-E 插槽則是有 8 條可供使用,是上一代 Mac Pro 的兩倍。散熱的部分則是由前方3組風扇進氣,搭配機殼內的風扇將廢熱導至後方排出。

由於定位在工作站且零組件用料不俗,Mac Pro 的售價也十分驚人,建議售價為 5,999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88,203 元。這次造型小編真心看不懂…?

 

 


 

 

Pro Display XDR

這次搭配 Mac Pro 推出的還有要價 4,999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56,969元 的 Pro Display XDR。這個 32 吋的 6K 螢幕亮度達 1000nits,最高可達 1600nits 並支援HDR1000,對比達1,000,000:1。支援 10bit 色深,螢幕上還具有抗眩光的功能。產品預計 2019 年秋季上市,屆時將會與 Mac Pro 同時發售。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

 

【內含百元優惠碼】PK 貼身實測!iPad Air 2019 一個月使用心得!

iPad Air( 2019年款,以下通稱 iPad Air )在台灣上市也一段時間了,相信有預購首批的使用者都已經相繼入手。

iPad Air( 2019年款,以下通稱 iPad Air )在台灣上市也一段時間了,相信有預購首批的使用者都已經相繼入手。小編自己也買了一台 Wi-Fi、64GB 的型號,究竟這款離上次硬體更新已經四年多的 iPad Air,在各方面上有哪些改進呢?以下就由小編來跟大家分享自己一個月以來的使用心得吧!

 

 


 

 

前言

小編的上一台 iPad,是距今已經6年前的 iPad Air 第一代(相近於現在的 iPad 2018),所以以下內容有涉及到比較的部分,可以理解為跟 iPad 2018 相比。至於硬體效能等實際數據,本文章就不會提及;畢竟網路上許多 3C 大神們已經開示得差不多了,且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意義也不大。因此,本篇文章將集中在小編本人主觀的使用者體驗去做分享。希望能對還在觀望、不確定要不要入手的朋友們有一點幫助。

 

 


 

 

外觀

照片中的 iPad Air,小編已經貼上自家的保貼囉!

厚度:小編開箱拿到實機後的第一個感想,就是「有夠薄!」iPad Air 的厚度僅有 6.1mm,比 iPad 2018 的 7.5mm 在數據上薄了 1.4mm。整體厚度比一根鉛筆還薄,而實際手感上的厚度差異絕對不只 1.4mm 而已,單手拿著幾乎沒什麼負擔,瘦身非常有感!

但是也因為實在是太薄了,拿在手上有點沒安全感,加上在其他論壇上看到已經有人發生機身微彎的慘案,小編入手後隔天就跟公司申請了一張最基本款的 9H 玻璃保護貼,貼上去之後手感上升不只一個檔次,除了抗刮之外,增加一點點的厚度反而有助於整體握持的舒適度,邊緣的圓弧導角設計跟 iPad Air 的切邊搭配得天衣無縫,很難形容那種順暢的感受,真心推薦有 iPad 的用戶一定要貼一張!相關購物頁連結

邊緣:過去的鑽石切邊設計,也從亮面改為整體一致的霧面噴砂質感,這個改變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依小編過去的經驗,鋁合金的亮面切邊容易因為碰撞而留下明顯的刮痕或凹痕,反光的時候會看到一點一點細細的「缺角」,視覺上比較沒那麼完美,需要更細心地照料使用。反之,霧面噴砂的材質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問題。

小編短評:瘦身有感、整體設計更成熟洗鍊。

iPad 全系列玻璃品項專用優惠碼:100pkdis

 

馬上使用>>https://hooponopon.com/JimUy


 

 

螢幕

全貼合螢幕:螢幕可以說是一台平板最重要的核心,小編之所以會購買這一次新推出的 iPad Air,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這次下放了過去僅在 Pro 型號上出現的「全平面貼合顯示面板」,讓以前螢幕與玻璃中間的空隙消失了,觸控起來更直覺爽快!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的 Apple 產品製程上都省略了出廠前的鍍膜,這次新入手的 iPad Air 螢幕的玻璃非常乾澀(小編的 iPhone XS Max 也有同樣的問題),幾乎沒辦法順暢的在玻璃上滑動,相信絕對不是只有小編我有這個困擾。這也是常年裸機派的我為什麼第一時間就貼上我們自家的保護貼的另一個原因。我們家的保護貼採用高級的「真空鍍膜」製程,除了指紋好擦之外還超級咕溜,大推啦!相關購物頁連結》

色彩:同時螢幕的顯示色彩也升級至 P3 廣色域,能顯示比以往更亮麗、多樣的顏色,拿來看照片、影片感受更好。但老實說除非將舊型號擺在一起做比較,否則一般人不太容易感受到顏色上的提升,畢竟 Apple 產品的螢幕向來都調教得相當不錯。大受好評的「原彩」顯示技術也沒有缺席,隨時針對環境的光線去改變螢幕的冷暖度,讓使用者在長時間使用下更不容易疲勞。

邊框:iPad Air 的顯示範圍從 9.7 吋升級至 10.5 吋,帳面上看來並不多,但實際上超級有感!左右兩側的邊框大幅縮小了將近一半,視覺上的體驗有非常大的進步。小編有時候拿來看 YouTube 影片都會忘記轉橫向放大全螢幕,畢竟即使直著看,顯示範圍也是非常令人滿意!

小編短評:幾乎無法有更高的要求,極佳的觀賞體驗。

iPad 全系列玻璃品項專用優惠碼:100pkdis

馬上使用>>https://hooponopon.com/JimUy

 


 

 

相機

畫質:老實說入手到現在,小編除了用前鏡頭跟朋友視訊外,還真的沒有什麼在使用過後鏡頭拍照;整體看起來大約是 iPhone 6 或 iPhone 7 左右的照相品質,沒有特別出色但也不算差。畢竟用平板拍照的人算是少數,且 iPad Air 一萬多的價格,實在也沒有什麼好挑惕。尤其是現在主打照相功能的手機幾乎是人手一支,對於平板的拍照需求也沒這麼要求了。

鏡頭:令人感激的是,iPad Air 維持平面的鏡頭設計,如此一來平放在桌面上就不會翹來翹去的。對於壓根不打算用 iPad Air 拍照的人(如小編)來說實在是一大福音。

小編短評:中規中矩,打對消費族群有奇效。

 

 


 

 

效能

iPad Air 採用同 iPhone XS 系列的 A 12 仿生晶片,是目前 iOS 產品中僅次於 iPad Pro 2018 的頂級處理器,流暢度自然不用說,小編使用一個月以來幾乎沒有感受到任何卡頓的現象,性能不需懷疑。

尤其是分割畫面的應用,整個拖移、點放的過程中也毫無延遲感,讓工作效率大大地提升、思緒完全不會中斷。主要買來看影片、娛樂的小編,經常感到有點浪費它的效能;依照往例來看,iPad Air 起碼能撐三到五年沒問題。

小編短評:效能遠超出你的需求,你所能找到更好的平板,只有 iPad Pro!

 

 


 

 

總結

  • 絕佳的可攜性
  • 近乎完美的螢幕
  • 頂級效能
  • 16,900 元超高 CP 值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

 

睽違四年!Apple 官網無預警發佈全新 iPod touch

在昨天(5/28) Apple 突然無預警地在官網上發佈了全新的第七代 iPod touch,這款暌違四年的 Apple 奠基元老產品終於獲得了硬體更新!以下就來看看到底帶來了什麼改變!

 

 


 

 

歷來最大容量

這次 iPod touch 帶來了系列史上最高的 256GB 大容量,除了能讓使用者應對無損音樂格式的大檔案以外,也再次表明了 Apple 未來將持續在影音服務上的決心。

這次的容量分為 32GB、128GB、256GB 等三種規格。

 

 


 

A10 Fusion 晶片

雖然對比目前 Apple 最強的 A12X 晶片落後了不只兩、三代;但對於輕度影音休閒需求為主的 iPod touch 而言仍不算差。尤其是 32GB 僅售新台幣 6,490 元,作為 iOS 生態圈的入門款設備,依然非常有吸引力與競爭力。同時官方也表示此代具有支援 AR 顯示所需的動力。

 

 


 

 

什麼人適合買?

適合作為 Android 用戶的休閒機,或是不熟悉 iOS 系統的使用者作為入門。同時由於 iPod touch 仍保留 3.5mm 耳機孔,對於喜歡接有線耳機的用戶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新台幣 6,490 元的定價實在也沒有太多地方可以挑惕的。即使單純作為收藏也不是不可以,畢竟 Apple 最早出品的電腦 Apple I 前陣子才在拍賣會上拍出超過千萬台幣!誰能肯定你此時買下的這一部 iPod touch,在未來哪天不會漲翻呢?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

 

動手玩/2019年款iPad mini,加入手寫應用、效能提昇顯得更適合帶出門使用

首圖

今年在春季發表會上正式揭曉的新款iPad mini,最大特色應該就是加入支援Apple Pencil,同時也將硬體規格提昇至A12 Bionic處理器,但機身大小依然維持7.9吋規格,而螢幕則是跟進採用True Tone display、支援P3廣色域與2048 x 1536解析度等規格設計,讓此款經過許久再度更新的小尺寸平板增添更多應用可能性。 iPad mini…

新款15.6吋MacBook Pro換上Intel第9代Core i9處理器、改善蝶式鍵盤問題

首圖

繼今年春季更新iMac機種之後,蘋果稍早再次宣布更新MacBook Pro系列機種,除了在15.6吋機種換上Intel第9代Core i7以上處理器規格,並且讓處理器核心數量增加至8核心規格,甚至強調在蝶式鍵盤設計採用全新材質,藉此減少鍵盤按鍵「沾黏」等無法正常使用情況,同時也將鍵盤故障保固延長,縱使筆電本身已經過保仍可尋求蘋果處理鍵盤問題。 此次更新部分,主要是針對15.6…

Apple 推出以股神巴菲特為角色設計的第一人稱送報遊戲

首圖

在2008年針對iPod推出一款德州撲克遊戲之後,蘋果便未曾再推行自有遊戲內容,直到日前蘋果執行長Tim Cook以影片形式於股神巴菲特擔任執行長的控股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大會上「出席」時,預告將會推出一款以送報生為主題設計的遊戲,而這款遊戲便是以巴菲特為主角,讓玩家可以感受巴菲特過往曾經當做送報生的派報體驗。 這款由蘋果推出,名為《Warren Bu…

2019 年 iPhone 最新渲染圖+淺談 Apple 的美學出了什麼問題?

在放出 2019 年新 iPhone 的 360 度渲染影片後,爆料達人 @OnLeaks 繼續根據已知數據對渲染圖進行精修,使其更加真實。尤其是後置鏡頭部分。然後再一次的,Apple 又繼續挑戰大眾的美感接受度。

 

 


 

 

凸出、再凸出?

從上圖可以看出,被戲稱為「四筒」的後鏡頭部分,可以看出排列方式稍有改變,改成錯置的方式。

同時鏡頭前緣有非常細微的凸起,預測是使用了更大的攝影模組,所以不得不增加厚度;但估計攝影性能也會有相當的提升。

 

 


 

 

Apple 美學不再?

繼 Apple Pencil 的「魟魚式充電」、Magic Mouse 的翻肚充電、「瀏海」到現在的「四筒」……,過去被推崇的 Apple 美學似乎正不斷地消費著大眾對它的 credit,究竟在硬體設計上,Apple 發生了什麼事呢?

相信稍微資深的果粉都知道,Apple 並不喜歡搶先推出各種功能與技術,而是等各家廠商相繼用失敗的經驗填滿新技術的坑之後,Apple 才會平穩地走過去。

帶來的結果,就是 Apple 可以盡可能地維持自身設備的穩定性,帶給用戶良好的使用體驗,進而串連起龐大的生態圈。但如此一來,就必須承擔「錯失先機」的風險。

 

 


 

 

為何是 Apple Watch,而不是 iWatch?

幾年前,當 Apple 宣布投入智慧型手錶的開發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款設備理所當然會依照 iPod、iPhone、iPad 的邏輯,取名為 iWatch。但最後的結果卻是 Apple Watch,大大跌破眾人的眼鏡。而在之後大家才發現「iWatch」這個名字早就被許多人註冊走了。

相信類似的案例,可以套用在近年來 Apple 的硬體設計上。雙後置鏡頭以上的設計早就被 Android 陣營玩過一輪,鏡頭的排列方式相信也都被註冊光了,否則以 Apple 龐大且成熟的設計團隊,不可能有好的方案不選、而去選擇比較醜的。簡單說:好看的設計方式都被註冊為專利了。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

iOS 殺手鐧!傳 Apple 即將開放 iPad 支援滑鼠與觸控板!

Apple 最早在發佈 iPad 時,曾定義它為娛樂平台;但近年來隨著 iOS 系統的晶片處理能力爆增,在性能上已經超越多數的電腦,足以負擔起需要高生產力的作業需求。而原先阻礙 iPad 成為專業設備的最後一堵牆:不支援滑鼠,據傳聞即將被 Apple 親手拆除!

 

 


 

 

iOS 13 最大亮點

 

根據外電報導,科技網站 MacStories 的主編 Federico Viticci 於最新的 Podcast 中指出,Apple 打算透過 iOS 13 讓 iPad 支援滑鼠與觸控板,且此消息並非來自單一來源,而是有多位知情人士向他透露。

愛爾蘭爆料專家 Steve Troughton-Smith 也在 Twitter 上表達對 Federico Viticci 爆料的支持,他表示,據他了解 Apple 的確有此計畫。

 

 


 

重要原因

 

由於新 iPad Pro 已經捨棄 Apple 自行開發的 Lightning、改用 USB Type-C,使得滑鼠與觸控板可以透過 USB Type-C 來與 iPad 進行連結。大部分人認為,Apple 若真的讓 iPad 支援滑鼠與觸控板,將可滿足許多專業人士的需求。

除了上述改變之外,iOS 13 也被爆出將對 iPad 進行一系列的系統優化,預計將更徹底的發揮 iPad 的多工能力。據悉新系統容許使用者在同一個畫面下,同時使用多個視窗,且使用手勢就能讓視窗自由移動,還可彼此堆疊,透過深度特效區分上下層視窗。

在iOS 13之中,iPad 版 Safari 也會自動開啟桌面版網站,而非導向手機版網站,為 iPad 用戶帶來更接近電腦的使用體驗。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

舊 iPad 不知道怎麼辦嗎?,可以當成 MacBook 的副螢幕、甚至手寫板!

一直以來對於舊 iPad 的剩餘用途總是有不少討論,例如給小孩或長輩當娛樂機、電子相框、時鐘…等等;但總是有種搔不到癢處的感覺,偏偏舊機型的性能又難以負擔工作生產所需。現在有消息指出 Apple 準備推出能讓 iOS 設備當作 Macbook 機型附螢幕的功能!

 

 


 

 

螢幕永遠不嫌多

 

但總是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不少 App 與連接設備可以讓 iPhone 或 iPad 當做 MacBook 的延伸螢幕使用,但轉換效果總是不夠直覺與順暢,因此更讓人期待由 Apple 官方推出的投影方案了!

有消息指出 Apple 將可能在 macOS 10.15 中加入類似的功能,讓使用者能直接透過名為「Sidecar」的應用功能,將 MacBook 螢幕上的內容投影到 iOS 裝置上顯示。

 

Sidecar (邊車)這名字真是取得超有趣又貼切啊?

 

 


 

 

化身手寫板

目前還不能確認「Sidecar」的具體細節,但有可能類似 duet 等 App,能進一步透過手指觸控,或是藉由 Apple Pencil 操作,如果是這樣,那變成手寫板也是可能的。如果真的如傳聞所言,那對 Apple 生態圈又多了一項令人難以割捨的殺手應用!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