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掀起的復古電玩風潮

稍微有在關注遊戲界的朋友們相信一定有注意到,最近有越來越多廠商將舊IP重新打包,推出復古縮小版的遊戲主機。其實這樣的現象並不是最近才有,一直以來都有類似的產品出現;但直到東洋霸主任天堂推出超級宇宙無敵經典的紅白機(Famicom)迷你版之後,才正式引爆「懷舊」這個話題。

 

經典的起點

現在俗稱的紅白機,是指任天堂在1983年推出的8位元主機「Family Computer」,簡稱「Famicom」或「FC」。紅白機這個俗稱的由來,相信看上圖就知道了。

紅白機在1985年換上新外皮,於美國地區推出「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簡稱「NES」。整體外型進行了大幅修改,並換上白與灰的配色。據說是因為當時美國才剛經歷過遊戲界的重大挫敗(雅達利震盪),普遍美國人對於遊戲機都存在著不好的印象,所以任天堂決定將NES的外型做得更像是「正經」的電子設備,配色也更沈穩;並將「遊戲Game」一詞包裝成更籠統的「娛樂Entertainment」。

靠著正確的設計與優秀的遊戲陣容,NES在美國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幾乎可以說是靠一己之力重新振興了整個電玩市場,在全球累積狂賣超過6,100萬台,從此奠定了任天堂的霸主地位。 

 

買一個情懷

紅白機在當時的售價為199.99美元,如果把通膨納入計算,大約是現在的4、500美元,由此可見售價並不算便宜。一般階層的家庭很難為了單純的電子娛樂而購買,因此當時只要傳出誰家裡有一台紅白機,必定會吸引許多附近的小朋友湧進家裡一起同樂。

而這些當年因為經濟或是其他問題,無法擁有一台紅白機的小朋友,現在正值最有購買力的30、40歲左右。任天堂的懷舊計畫正是面向這些對象。童年時心中的那份小小缺憾,現在只要不到100美元就能圓夢,何樂而不為呢?

全新復刻的紅白機,在尺寸上大幅縮小,並將嚴選的30款經典遊戲陣容以內建的方式統包推出。輸出端上改成現代的HDMI接口,便利性大增,讓新玩家也能稍微感受一下那個時代的氛圍。唯一的缺點,就是為了忠實呈現「搖桿可以收納在主機上」的設計,所以搖桿也跟著大幅縮小,實際手感比較彆扭。

同場加映:紅白機為何選擇紅色與白色?

  • 傳聞1:紅色與白色塑料成本比較便宜。
  • 傳聞2:因為之前推出掌機Game & Watch,囤積了大量同款塑膠原料。
  • 傳聞3:任天堂社長山內溥以當時自己喜歡的圍巾顏色所作的決定。 

 

趁勝追擊

原本預期只是玩票性質的計畫,居然賣破兩百萬台,任天堂嗅到這股「情懷商機」,立刻宣布推出紅白機的後繼機種:Super Famicom(俗稱超任),同樣也是賣到供不應求,許多骨灰級玩家更請願希望任天堂繼續往下推出N64、GC等主機,只能說這年頭的情懷魅力無法擋!小編也買了一台啦!

 

NEO-GEO加入戰場

經歷過街機廳盛行年代的朋友們,是絕對不可能忘記以上這個開場畫面與音樂的。NEO GEO藉由大型街機更好的性能,推出眾多至今仍有續作持續開發的電玩IP。諸如格鬥天王、越南大戰、侍魂、餓狼傳說、吞食天地…等等,為記念公司成立40週年(同時搶搭懷舊熱潮),推出以當時大型街機筐體為造型的NEO GEO mini。

收錄同創社40週年一樣的40款遊戲,內建彩色LED螢幕,同時可以額外插入兩支外接搖桿,實現雙人對戰的樂趣,嫌螢幕太小也可以利用HDMI線連結至大電視上。即使不玩,也是相當精緻漂亮的擺飾。開賣至今仍熱賣到難以入手,可見這股風潮確實不容小覷!要說缺點,就是沒有內建電池,必須連接插座或是外接電源。

 

Play Station王者回歸

身為全世界第一款銷售破1億台的電玩主機、佔據電玩產業半片天的Play Station系列開山元老:PS1,終於宣布即將於2018年底限量開賣Play Station Classic。目前公開的展示品中,可以看到主機同樣維持經典設計,但做了大幅度的體積縮小。同時也有記取紅白機的教訓將搖桿維持正常大小。跟原始主機一比,可以看出真的非常迷你。

 

並非單純的「炒冷飯」

通常看到作品復刻,很多人都會一股腦地痛罵沒新意、炒冷飯。但從這幾台主機可以看出並不完全是一味顧著撈錢的產品。例如將體積縮小,不僅更容易將主機攜帶到別的地方與朋友同樂,同時也能化身成有趣的擺飾。有點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復古搖桿、模擬映像管電視的掃描線…等等的小細節,都可以讓年輕玩家們體驗當年電子遊樂器的醍醐味,只能說這冷飯,真香。

其中超任更收錄了一款當年已經完成、但沒有機會發表的超級大作「星戰火狐2」。這款作品在1995年開發完成後,任天堂原本的市場幾乎已經被PS1掠奪走了,礙於公司營運上的考量,這款遊戲始終沒辦法呈現在大眾面前。經過22年之後,任天堂終於藉由復刻主機的推出,而一併將這個歷史遺珠帶給玩家。也算圓了當時期待續作的老玩家們的一個夢。

當年的這些主機,在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後可能在運作上已經有困難,遊戲光碟或卡匣也不好取得,藉由重新推出復古主機,可以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了解遊戲的演變,對於消費者而言有更多的選擇,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PERSKINN 博士新

台灣本土技術力,搭配日本、德國的尖端材料,打造出精品級的螢幕保護貼!讓每一片保護貼都像是Perfect Skin(完美肌膚),保護您的螢幕完整如新!

買Switch前該注意的四個重點

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Nintendo)在吸取上一代Wii U的慘敗教訓後,創造出了家用、掌上一體的新一代電玩主機:Nintendo Switch(以下簡稱NS)。靠著其簡潔、直覺的傑出設計,讓電玩隨時隨地都能「黏」在玩家身邊,同時又有豐富的形態變化;搭配任天堂一直以來的超高品質遊戲作品,讓NS在推出僅一年半的時間裡,已在全球狂銷超過2,200萬台。

 

多變的遊玩形態

一個螢幕兼主機、兩個可拆卸搖桿以及家用型態底座是NS的核心概念。家用底座的設計打破了一直以來家機與掌機之間的界線,讓傳統只能出現在家機上的大作也能在外遊玩,徹底改變了電玩的形式。而搖桿又擁有更多的操作變化,可以兩人同遊、也可以搭配其他硬體創造出不同的體感樂趣,讓電玩不再侷限在按按鈕、而是更全方位立體的遊戲體驗。

 

硬體隱憂

為了創造出上述的多變玩法,NS就必須具有許多可拆卸、活動的硬體設計。而可以活動的部件越多,損壞的機率也就越高。現代人對於有「螢幕」的行動裝置,已經有非常嚴格的組裝要求,以致於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忘記:NS終究只是一台「玩具」。其組裝品質與用料是非常明顯地反映在一萬初的售價上,雖然NS在全球持續熱賣,但其因設計瑕疵而傳出的硬體災情也不少。

 

災情1:搖桿與腕帶裝反

雖然NS的搖桿已經有簡單的防呆設計,但還是會有許多玩家不小心將其裝反,導致必須用蠻力拆除,造成程度不等的搖桿損壞。預計在2019的後續改款機型上會改善此一問題。

 

災情2:熱變形

NS在高速運作中,如果環境的散熱不良,有可能導致機身的塑膠材質變形,嚴重影響使用安全與玩家感受。後續機型在材質上可能必須重新思考使用者的狀況。

 

災情3:機身掉漆

有貼膜廠商表示,機身塗層會在除膜時剝落,機身背後的「Nintendo Switch」圖示亦有掉漆的現象發生。任天堂應該向消費者示警包括貼膜、貼紙在內的任何行為。

 

災情4:螢幕刮傷

NS的螢幕材質為塑膠,在頻繁拔插底座或日常使用後,容易產生刮痕,對於視覺上及心理上會有負面感受,建議玩家在購買主機後立刻貼上抗刮的NS專用玻璃保護貼

 

PK期間限定優惠活動

【PERSKINN博士新】搭配近期的寶可夢同捆主機,推出了八折的期間限定優惠,同時還贈送全家冰淇淋兌換券,讓你邊打機、邊吃冰!有意願購入此次同捆主機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囉!

 

 

PERSKINN 博士新

台灣本土技術力,搭配日本、德國的尖端材料,打造出精品級的螢幕保護貼!讓每一片保護貼都像是Perfect Skin(完美肌膚),保護您的螢幕完整如新!

手機機身色彩的演變

手機除了作為通訊工具之外,隨著功能越來越多元,已經慢慢演變成貼身的私人物品;甚至成為一種時尚配件、一項彰顯個人風格的重點單品。在各家廠牌都已經達到研發的高原期時,外觀設計就成為另一個廝殺的戰場;而其中色彩的變化可以說是最明顯的。那麼,在手機色彩的選擇上,究竟經歷過哪些時期的風格轉變呢?今天PK小編就帶各位回顧一下手機色彩的演變史吧!

 

0G手機

1973年4月,摩托羅拉公司的馬丁・庫柏發明世界上第一支民用手機,也就是我們常在老電影裡看到的「黑金剛」、「大哥大」。這時候的手機通常重量都超過一公斤,除了打電話沒別的功能,而且語音品質很差、連線也不夠穩定。充滿電需要十個小時,但只能維持30分鐘的通話時間。

跟所有新科技一樣,手機一開始也是作為軍事用途,所以在外型設計上都十分陽剛、硬派,機身上很少有曲線的設計,色彩上十分單調不親民,只有米白色、灰黑色。

 

1G手機

1983年6月,摩托羅拉推出了使用1G通訊技術的手機,這支名為Dyna TAC 8000X的手機重794公克、長33公分,最長通話時間是一個小時,可以存儲30個電話號碼。值得注意的是這支手機的定價居然高達3995美元,連現在最高規格的iPhone XS Max也望塵莫及。

新型號在外型上略為輕便了一點,但整體一樣是走堅實的直線造型;顏色也仍然只有黑白兩色。畢竟是高單價的新時代電子產品,主要面對的受眾是企業與高階商業人士,自然必須維持一種專業、高科技的形象。

 

2G手機

2G時代的手機有了巨大的進步,除了手機體積大幅縮小之外,還增加了螢幕解析度,使其可以收發文字簡訊、甚至玩遊戲等等。

經過10多年的推廣,手機已經成為一般民眾也負擔得起的生活用品,在外型上變得越來越圓潤,機身色彩也不侷限在黑白兩色,開始有比較多不同的色彩出現。或許是廠商怕消費者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因此大多數還是屬於比較低調的顏色。

 

3G手機

3G時代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智慧型手機的問世。取消實體數字按鍵、改用多點觸控的大型彩色螢幕,同時又小巧到足放進口袋裡。除了文字簡訊、圖片外,還能傳送音樂、影片,娛樂性可以說是大大地增加。

智慧型手機作為一項市場上最新的產品,如同初期第一代手機一樣採用黑白或是金屬原色為主,目的同樣是希望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高級、科技的形象。

 

4G手機

隨著生產技術越來越成熟,智慧型手機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產品,各種低價手機紛紛出籠,各大品牌為追求年輕化、親民化,開始推出各種鮮豔的色彩。

早期的明亮糖果色系,例如iPhone 5C,運用了優秀的加工技術,使原本容易散發廉價感的塑膠材質也呈現出非常棒的光澤。而在英雄系列電影風靡全球後,hTC擅長的陽極氧化金屬色系也流行過一段時間。SONY一直以來採用「中間色」的設計也有相當多的粉絲。近年來最流行的則是漸層、極光色系。例如華為。

 

 

PERSKINN 博士新

台灣本土技術力,搭配日本、德國的尖端材料,打造出精品級的螢幕保護貼!讓每一片保護貼都像是Perfect Skin(完美肌膚),保護您的螢幕完整如新!

把握三步驟,常保手機清潔

從睡前到睡醒,手機幾乎一整天都待在我們身邊,頻繁的碰觸自然會在上頭留下不少細菌髒污。研究顯示手機上的細菌比馬桶多3至10倍!而且僅有約3成的人會每日清潔手機。究竟手機要如何清潔,才能乾淨又不傷害到手機呢?只要把握以下三個步驟與原則,保證讓你手機時時維持乾淨亮麗的外表!

 

步驟1:除去灰塵

灰塵中經常含有「石英」的成分,石英的硬度非常高,可以輕易刮傷玻璃跟金屬;手機上大多的刮痕都是由石英所造成的。如果沒有先除去灰塵就直接擦拭,會大大增加石英刮傷手機的機率!所以清潔的第一步,就是用溫柔的方式除去灰塵。

最好的做法是使用吹球(經常用來清潔相機鏡頭的那個東西),價錢大約在幾十元至一兩百元左右,用途非常廣價格也實惠。如果手邊沒有吹球的話,可以選用柔軟的刷子輕輕除去。許多用於化妝的刷具都有非常柔軟的刷毛,效果很不錯;當然前提必須是全新的。如果以上兩樣都沒有的話,直接用嘴巴吹氣也不是不行…但要小心口水!

 

步驟2:濕擦才乾淨

請選擇不會掉屑、掉毛的科技布或超細纖維布,沾溼後徹底擰乾,只保留些微的濕度去擦拭手機整體。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大多具備基本的防潑水功能,些微的濕度不致於滲入手機,同時清潔過程也不會讓水份停留在手機上太久,因此不用擔心機內部受潮損壞。將擦拭布沾濕的目的在於可以更順暢地帶走髒污或油垢,減少髒污在手機上磨擦的次數。

有部分人認為,在這個步驟添加清潔劑或是酒精可以帶來更好的清潔效果,嚴格上來說並沒有錯,但許多手機都有一層原廠的抗污鍍膜,使用強烈的清潔劑會把這層鍍膜也一起擦掉,久了以後手機會越摸越澀、髒東西越來越難擦掉。如果只是日常清潔,建議還是用純水就可以了。

 

步驟3:保持乾燥

濕擦完後當然就是乾擦囉!同樣選擇超細纖維布或眼鏡布,注意使用前要先抖一抖,畢竟布上也是會有灰塵的,如果沒有先把灰塵抖掉就直接擦手機,那就前功盡棄了。仔細地把手機上的水份擦乾淨,尤其是聽筒、喇叭等容易殘留水份的孔位。再龜毛一點的人也可以讓電風扇吹一下,確保水份完全蒸發。有裝保護殼的朋友更要注意這一點!只要按照以上三個步驟,手機就可以常保清潔衛生囉。

 

其他民間偏方(不建議)

  • 用牙膏擦螢幕可以除去刮痕
    牙膏內含研磨成分,可能讓某些極小刮痕變得不明顯。但使用風險高,效果不穩定。 
  • 用膠帶除去指紋、油污
    各家廠牌的膠帶特性不一樣,要注意殘膠問題。 
  • 用牙籤、棉花棒清潔孔位
    牙籤要小心可能斷裂卡在孔位難以取出,棉花棒相對保險但也要留意纖維脫阻塞。

 

 

PERSKINN 博士新

台灣本土技術力,搭配日本、德國的尖端材料,打造出精品級的螢幕保護貼!讓每一片保護貼都像是Perfect Skin(完美肌膚),保護您的螢幕完整如新!

手機充電的三大迷思

包含手機在內,目前可充電的行動設備幾乎都是採用鋰電池。但過去更常被應用的則是鎳氫電池,因此有許多的「充電迷思」,其實是因為搞混這兩種充電電池的使用方式。本篇將向各位介紹這兩種電池的優缺點與特性,在了解其中的差異後,才能導正關於手機充電的迷思。

 

鋰電池的特性

  • 幾乎無記憶效應:方便隨時充電,不怕記憶效應導致電池總容量降低。
  • 充放電速度快:相較以往鎳氫電池動不動就要要充上6至8小時,便利性大增。
  • 低自放電率:益於長時間存放。

鋰電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能在同等的電池體積裡儲存更多的電力,適合作為高耗電產品或小型3C的電力來源。但由於其封裝技術始終存在安全上的疑慮,同時成本也高於鎳氫電池,故始終未能完全取代鎳氫電池。但隨著技術不斷改良,鋰電池仍是未來的主流電力儲存類型。

 

鎳氫電池的特性

  • 高安全性:與鋰電池相比具有高度穩定性。
  • 可回收:鎳氫電池內的重金屬可以有效的回收、再製成新電池。
  • 可低溫下運作:攝氏負30度的極低溫中仍可運作,應用範圍廣泛。

鎳氫電池有更好的性價比與安全性,目前仍廣泛應用在較便宜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上,例如遙控玩具。同時快速回電的特性,更是相機閃光燈的首選。近期興起的電動汽車基於成本與安全考量,也是採用鎳氫電池。自放電率與比鋰電池高,但Panasonic研發的eneloop系列已改善這個缺點。

 

迷思1:手機不能充整晚

可以,但要注意手機溫度是否有異常。

這個迷思絕對是來自於對鎳氫電池的印象。鎳氫電池如果重複過度充電,電池中的電解液會在電極上形成細小晶體,這些晶體會阻塞電極,使電池的電阻變大、電壓降低。儘管電池本身容量沒有降低,但使用時間會明顯減少,對一般使用者的感受上來說就會認為電池退化、壞了。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都具備自動阻斷的設計,只要鋰電池充滿電了即會停止充電,故沒有「一直充電容易壞」的說法。但要注意充電時的溫度變化,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引起充電時溫度過高,例如裝散熱不佳的保護殼、充電時被東西覆蓋…等等,是有可能損壞手機的。同時也盡量不要在充電時使用手機,因為充電時機身溫度會比平常高,如果同時又運作手機的功能,可能導致過熱,另外,充電時手機的電磁波也會比較強。

 

迷思2:偶爾要把電力用到完才充電

不可以,極端狀態會造成鋰電池損壞

這個迷思同樣是來自於鎳氫電池。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較強,長期將電力維持在某個程度時,容易使電壓降低。故鎳氫電池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將電力放盡、再重新回充至滿電狀態以維持整體電池的健康。

手機所使用的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如果經常將電力維持在極端狀態(如100%滿電或低於10%)容易造成電池壽命降低。鋰電池講求「少量多餐」,將電力維持在40至80%左右是最理想的。

 

迷思3:一直插著充電器使用可以延長電池壽命

不可以,鋰電池電力需要流動

這個迷思主要是針對筆記型電腦。鋰電池是一個有點脾氣的產品,充太飽不行、電量太低也不行;一直不讓電力流動更不行。插著充電器使用時,電力來源是充電器而非內藏電池,長期這樣使用會讓鋰電池缺乏電力的流動,非常容易就壞掉。

簡單來說,保養鋰電池的用法就是讓他處在一個各方面都中等的情境,不要充太多電、也不要處於低電量,消耗速度不要太慢也不要太快。如此一來就可以維持健康,延長使用時間。小編用了3年的舊iPhone 6電池依照此模式,如今仍然很健康。

 

 

PERSKINN 博士新

台灣本土技術力,搭配日本、德國的尖端材料,打造出精品級的螢幕保護貼!讓每一片保護貼都像是Perfect Skin(完美肌膚),保護您的螢幕完整如新!

5G是什麼?

手機通訊技術從只能傳簡訊、語音通話的2G,一路成長到3G、4G甚至是這一兩年來越來越常聽到的5G。除了速度越來越快之外,5G還將會帶給我們什麼生活上的改變呢?5G精確地來說,究竟是什麼樣的技術?

 

 


 

 

5G通訊標準

5G的G,指的是「代 (Generation)」,也就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意思。聯合國行動通信聯盟尚未對5G的標準撰寫明確的定義,但志在推廣5G的下一代行動網路聯盟(NGMN)率先定義了5G網路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 以10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支援數萬用戶
  • 以1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同時提供給在同一樓辦公的許多人員
  • 支援數十萬的並發連接以用於支援大規模傳感器網路的部署
  • 頻譜效率應當相比4G被顯著增強
  • 覆蓋率比4G有所提高
  • 信令效率應得到加強
  • 延遲應顯著低於LTE

 

 


 

 

4G與5G的比較

類型 4G行動通訊技術 5G行動通訊技術
傳輸速度(真實) 10 Mbps 100 Mbps (約4G的4至10倍)
延遲 61~82 毫秒 1~4 毫秒
傳輸距離

簡單來講,5G會比4G更快、更不耗電,無線裝置能夠催生出更多新的智慧型應用。5G有潛力提供比4G快上最多40倍的網速,快到足以即時串流8K的3D影片,或在6秒內下載1部3D電影(4G要花費6分鐘左右)。但在現實世界,實際網速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慢上許多。NOKIA認為在現實世界中,5G網路最堵塞的時候大概是100 Mbps,即使這樣,仍比4G最快的速度快上4倍。

5G另一個特色是超低的延遲時間,幾乎能實現零延遲的表現。這代表網路回應你要求的時間會大幅減少,讀取網頁、app、影片和線上遊戲的反應時間會快上非常多。

 

 


 

 

5G的缺點與帶來的挑戰

如果各位有看我們上一篇介紹電磁波的文章,就可以知道當頻率越高,傳輸的距離就會越短。目前5G實驗室普遍採用高達73000 MHz的頻率進行研發與測試,而目前的4G僅在700到3500 MHz之間。也就是說如果要達到5G的普遍化,必須增加訊號與訊號之間的連結,簡單說就是要增加非常多基地台。

但問題並不只是蓋更多基地台就能解決,例如手機公司如何處理這麼大量的資訊?或許5G是「補足」而非「取代」4G。在城市和大量人口聚集的地方,5G或許能加快網速,但當你開上高速公路時,4G可能是你唯一的選項。

 

 


 

 

【PERSKINN 博士新】品牌相關連結

社群相關連結

 

手機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具有能量的物體都會釋放出電磁波。低頻的電磁波必須依靠導電體才能傳遞;而當電磁波的頻率提高,成為高頻電磁波時,不需要依靠介質也能傳遞能量,形成一種輻射。而手機所產生的電磁波,稱為「射頻輻射」。

 

輻射並非都是有害的

類型 游離輻射 非游離輻射
項目 α / β / γ 射線、X射線…等眾多聽起來就很不妙的射線。 部分紫外線、可見光、微波、電磁場、無線電波、雷達…。
圖示

首先要清楚一點,「並非」所有輻射都是會傷害人體的。輻射是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主要分成「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其中只有能量極高的游離輻射會造成人體細胞受損、甚至有致命的危險。非常幸運地,手機所發出的射頻輻射屬於非游離輻射。

 

非游離輻射的種類與影響

非游離輻射可以再細分成兩大類:有熱效應與無熱效應。有熱效應的非游離輻射有太陽光、部分可見光、微波…等,不足以破壞生物的細胞分子,但會產生熱能。無熱效應的非游離輻射則有無線電波、電磁場等不會發熱、也不會破壞細胞分子的波。

目前科學界對於非游離輻射對人體所造成的影響尚無定論,許多非游離輻射的病變研究都缺乏明確關聯,同時在現有的物理機制上也沒有合理的機轉。

 

潛在風險

非游離輻射理論上無法造成生物細胞的破壞,但並非代表「電磁波傷身」是毫無根據、危言聳聽。在大規模的實驗統計下,暴露在高量非游離輻射環境的人,發生不舒服現象的機率確實比相對組高出2至6倍不等。常見現象有:頭痛、眼睛灼熱、頭暈、嘔吐、耳鳴、失眠、焦慮、肌肉關節疼痛、皮膚過敏…等。

儘管過程的有目前科技無法理解的地方,至少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同在某些極端情況下,非游離輻射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從物理機制上來看,適當的保持距離與減少接觸機會是相當合理的防治方式。例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即表示,最好保持與手機距離10公分以上,持續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0分鐘。

USB為什麼種類那麼多?

在Apple除去iPhone的耳機孔的同時,也悄悄地推動了「電子設備無線化」的時代巨輪。就像卡通「摩登家庭」裡那樣的科技化生活,彷彿任何東西都應該漂浮在空中,再也沒有「線」的束縛。但距離實現那樣的世界,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實體連接線仍是最主要的傳輸媒介。一個規格統一、隨插即用而且能夠快速傳輸多種不同資訊、甚至電力的介面: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便應運而生。

USB≠隨身碟、USB≠隨身碟、USB≠隨身碟

 

內部架構

USB 2.0 第一代USB 3.1 gen 1 第二代USB 3.1 gen 2
標誌
稱號 高速
Hi-Speed
超高速
SuperSpeed
超高速+
SuperSpeed+
傳輸速度(理論值) 60MB/s 640MB/s 1280MB/s
資料介面 單向傳輸 雙向傳輸 雙向傳輸

以最新的USB3.1 gen 2為首,上述三代為目前最常見的代數。雖然USB 2.0還是最為普及的,但新生產的電子產品都已經至少升級至第一代USB 3.1(同USB 3.0),部分高端的產品更是直接配備USB3.1 gen 2。大原則就是越新的就越快,並且可以向下相容其他代數。(傳輸速度會降至舊代的標準)

 

接口造型

USB Type-A USB Type-B USB Type-C

USB推廣初期為了符合各種設備的需求,存在著許多不同造型的插頭設計,曾經有過非常混亂的時期。但隨著時間淬煉,許多造型已經被捨棄不用了,目前一般生活中常用的USB插頭有下列三種:

  • USB Type-A:最常見的USB插頭,廣泛應用在較大型的電子設備上,如電腦。
  • USB Micro-B:用於大多數安卓系統的手機、無線耳機等較小型的設備。
  • USB Type-C:未來的統一形式,具備高傳輸量與速度、體積小、正反可插等優點。

 

外型不代表一切

最常見的USB Type-A有2.0跟3.1 gen 1兩種架構,雖然外型一樣,但兩者速度差了十倍。可以從USB插頭的內裡判別它是何種架構,如果是2.0,基本上會是黑色或白色。3.1 gen 1則會是藍色。USB Type-C則更多樣了,幾乎所有的架構都可以穿上Type-C的造型,即使外型是USB Type-C,也不代表它就是USB 3.1 gen 2。

卡巴斯基:iOS不需要防毒軟體

知名防毒軟體廠商卡巴斯基在官方網誌「Kaspersky lab daily」中表示,他們並沒有在iOS平台上架任何防毒軟體。Apple認為iOS的APP運作機制不可能被病毒感染,故不准許任何防毒APP上架。而卡巴斯基也同意現在的iOS並不需要防毒軟體。

 

雙重機制

首先iOS的APP都是在被隔離的獨自的沙盒(Sandbox)內運作,惡意應用程式沒辦法影響或存取沙盒外的檔案。另外App Store上的所有APP都要通過Apple嚴格的審核才能上架。反過來說,想要在iOS中設計防毒軟體也變得相當困難,因為防毒軟體必須掃描其他App的資料、檢查任何可疑活動,但此行動卻會因為沙盒機制受到阻礙。

 

隱藏風險

儘管有上述的機制保護,iOS無疑還是有資安方面的風險。包含惡意郵件、不明釣魚網站的連結,或是使用者藉由「越獄」安裝第三方APP…等等,都是增加資安風險的因素之一。但考量到多數用戶都是在正常的iOS環境下使用手機,卡巴斯基認為iOS目前確實不需要另外的防毒軟體。

 

為何還是有iPhone「中毒」的新聞?

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機制,即使是像iOS這樣非常封閉的系統,也不代表駭客沒辦法駭進你的手機。但由於沙盒的特性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跟精力去破解,而且病毒的擴散效果也不好。除非你是相當重要、有影響力的人士,否則大部分駭客都不願意為它寫病毒。事實上,多數新聞所報導的「中毒」情況,其實都是系統本身漏洞所引起的系統錯誤或崩潰。

當然Apple隨時都會更新防堵這類型的系統漏洞,所以下次如果看到手機上提醒該更新了,可以注意一下更新了哪些內容,如果是安全方面就盡量更新吧!

  • 不要越獄(破解手機)
  • 不要透過外部連結下載來路不明的APP
  • 不要在不信任的設備上接插USB傳輸線
  • 不要點擊來源不明的連結

隱藏在iPhone包裝盒裡的頂級工藝

Apple對於細節的要求,並不只侷限在產品上。包含整體包裝、開箱體驗、體積與造型是否適合運送…等等,都下足了許多低調的工夫。『我這輩子做過各式各樣的貼皮紙盒,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結構的盒子。』日本的村上紙器工業所社長村上誠在看過了iPhone包裝盒的拆解後,說出了他的感想:『而且一年要生產好幾千萬個,很難讓人馬上相信。』

 

注重環保

Apple於2018年啟用的全新環形總部,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同時也不斷加強舊機回收拆解再利用的機制。但事實上Apple並不是一開始就特別注重環保的企業,以前Apple曾被綠色和平組織列為黑名單,在滿分為10分的「環保指數」中僅獲得極低的2.7分。這讓一向作風強硬的Steve Jobs也謙卑地在2007年公開信中表示Apple需要在環保方面更加進步。iPhone 7之前的EarPods是使用上圖左邊的塑膠包裝,iPhone7之後一律改成右邊的紙卡包裝,同時整支iPhone的包材有99%來自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

 

拆解包裝盒

從上面的拆解圖來看,我們可以把整個結構分成三個部分:

  • A表面裝飾紙
  • B短邊內芯紙板
  • C長邊與底部內芯紙板

iPhone所使用的盒型,稱為「貼皮紙盒」。其構造是以硬紙板作為盒子的骨架,再外貼一層裝飾紙。解釋起來很簡單,但iPhone卻從根本上就與一般的貼皮紙盒有所不同。首先是B與C的部分,一般的貼皮紙盒這部分是一體成型的,藉由在摺彎處壓上摺線後,再往下(摺線在外)做成基本盒型。特徵是在邊角處會呈現圓滑的造型。

iPhone的包裝盒把內芯紙板拆解成B、C兩個部分,讓原本的12邊形紙板簡化成三個4邊形,如此一來可以有效減少刀模打在紙板上時無謂的耗損。同時C的摺彎處是從內面切削出一道V型的凹槽,用來取代傳統摺線,以上兩個做法都是為了達成「俐落的邊角」所下的苦心。

而在B的上下兩側、向內翻摺的膠水黏貼部分被稱為「折翼」,一般的紙盒只延伸1至2公分左右而已,iPhone則是完美的覆蓋住整個長邊,使內部也完全沒有任何段差。「內部跟外部一樣出色」是每個親手拆解過Apple產品的人共同印象。

『我爸喜歡把事情做到好,對看不到的地方也很細心。』Steve Jobs回憶說:『如果他要築一個圍欄,背面就要蓋得跟正面一樣好。圍欄的正反兩面都要做到好看又堅固,晚上才能睡得著。』

 

製程上的難度

首先是C部分的V形凹槽,必須非常精準地講究深度,太深會把紙板切穿、太淺又沒辦法摺出銳利的邊角。但這還算簡單,真正困難的是折翼黏貼的部分。

村上社長表示:『考慮到Apple包裝盒的數量,全靠手工成型恐怕做不到。但傳統的自動製箱機在理論上不可能製作出這樣的盒子。』

擁有與傳聞中Apple包裝盒所使用的相同製箱機「EMMECI」的三光紙器工業所的製造部長菊池嘉章表示,傳統的製箱機在黏貼側邊折翼和向盒內翻摺的部分時,都是左右同時黏貼。iPhone這麼大面積的折翼同時粘貼的話,左右部分會「打架」,黏貼的效果會不夠漂亮。

EMMECI的製箱機配備了左右分別黏貼的機構,製造出來的紙盒能夠達到蘋果要求的品質。菊池部長介紹說:『傳統設備是利用同一個動力完成一連串的動作,因此受到的限制較多。但EMMECI的設備的每一個黏貼動作都由不同的馬達控制,設計思路與傳統的製箱機完全不同。』

 

顛覆產業的品質要求

菊池部長在購置這台設備前,曾經到義大利EMMECI進行考察。當時EMMECI所演示製造的包裝盒與iPhone的包裝盒幾乎如出一轍。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見過很多高級品牌的包裝盒,但如此追求精度的包裝盒和製箱機還是頭一遭見到。再加上從來沒有碰過要求那麼高的客戶,當時的我完全不明白這種機器要用來做什麼。』

當iPhone的包裝盒問世後,他才明白了這種機器存在的意義。而直到今天,菊池部長還沒有見到過質量逼近iPhone的包裝盒。也就是說,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像Apple一樣充分利用這台設備。

『雖然不能說是Apple要求EMMECI製造這台機器的,但Apple這種客戶的存在無疑是EMMECI製造這台製箱機的主要理由。』三光紙器工業所社長堀泰之說:『以鋁加工為中心,蘋果給製造業帶來了許多新氣象,而在貼皮紙盒領域,他們也掀起了一場大革命。』

 

硬體之外

所以只要擁有這台設備,就能製造出iPhone的包裝盒嗎?答案是否定的。紙這種材料本身稍微不注意就會產生伸縮,這樣不僅會大大影響精度,還會造成卷翹和彎曲。要找出低伸縮率、容易上膠的紙張是很費工夫的一件事,如果再加上膠合劑的選擇和黏貼操作的設計,那就更加複雜了。堀泰之社長還指出,包括工廠的溫濕度管理、黏貼後定型的壓平技術在內,如果不在每道工序上都做到最好,根本做不出這種水準的包裝盒。

『如果委託我們來生產這樣的包裝盒,一只大概需要600日元,而且事先還需要相當長的準備期。』堀泰之說:『非常注重包裝的日式點心企業的包裝盒及高級品牌手錶的包裝盒的成本大約為300日元。』由此可以看出iPhone包裝盒的品質之高。